Copyright ? 2018 煙臺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東營 魯ICP備18003067號
地址:山東省招遠市金嶺鎮寨里村 | 網站管理
點贊!這位招遠人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發布《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確定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1082人)。其中,龍口粉絲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郭蘭堂,正式晉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山東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姓名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胡孝華
胡嶧陽傳說
山東省
青島市城陽區
丁慶華
嗩吶藝術(鄒城平派鼓吹樂)
山東省鄒城市
陳建彬
魯西南鼓吹樂
山東省巨野縣
彭文瑜
孔府菜烹飪技藝
山東省曲阜市
郭蘭堂
龍口粉絲傳統
制作技藝
山東省招遠市
郭蘭堂,煙臺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這位做了40多年粉絲的老粉匠,終于等到了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40多年如一日,傳承六代粉絲工匠的技藝精髓,并在雙塔食品公司這一發展的平臺上,實現了作為匠人的最高夢想,郭蘭堂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傳承、發揚帶來的新希望。
“春季桃花開,秋季收豆秸”,每到春秋兩季,招遠大地上到處晶瑩雪白,千絲萬縷,如白練飛瀑,似銀河流淌。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龍口粉絲”。龍口粉絲傳統手工制作技藝,于2007年被列為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4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雙塔食品駐地金嶺鎮,于2017年被納入省“粉絲特色小鎮”名單。
招遠是“龍口粉絲”的發源地和主產地,被中國農學會授予“中國粉絲之都”的美譽。龍口粉絲傳統制作技藝,是招遠人民發明創造并傳承了300余年的優秀民間技藝。據史料記載,山東招遠早在北魏時期就已經掌握了淀粉生產技術,宋代開始生產紅薯粉絲。之后,通過改良創新,不斷增加新品種,逐漸生產出高粱、豇豆、小豆、綠豆、豌豆等粉絲?!褒埧诜劢z招遠造”有據可查,據民國二十一年山東省實業廳《招遠縣制粉副業之調查》中考證,清末年間,龍口港開埠后,來自寧波的楊氏族人在龍口倡設粉莊“源興義”、“通伯泉”,帶動了龍口粉絲的生產和發展,招遠粉絲生產日漸興盛,遂成今日之特產。1908年左右,發展至鼎盛,龍口粉絲逐漸享譽海內外,并培育了位于招遠金嶺鎮的雙塔粉絲這一“粉絲之王”。
龍口粉絲傳統制作技藝與現代化生產技藝在雙塔食品實現了歷史的對接,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與發揚。尤其是酸漿提取淀粉技術,是龍口粉絲傳統制作技藝的精髓。雙塔食品依托傳統龍口粉絲制作的酸漿法工藝,大膽創新,依托生物發酵工程,獨創了龍口粉絲行業“1+10”循環經濟模式,實現了粉絲生產模式由傳統作坊式向現代工廠化、智能化生產方向邁進。
“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三百年龍口粉絲品牌,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發揚,擦亮中國粉絲之都這塊金字招牌?!睙熍_雙塔食品董事長楊君敏表示。為了將龍口粉絲在傳承中發揚,雙塔食品設立龍口粉絲研究所,開始對龍口粉絲傳統手工生產技藝進行理論和技術研究。作為技術顧問,郭蘭堂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汲取傳統粉絲之精華,將粉絲技藝融入現代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量,將一粒粒顆粒飽滿的綠豆、豌豆,經過選豆、磨豆、發酵、提取淀粉、漏粉等工序,化作一縷縷晶瑩剔透的粉絲,把美味帶給廣大消費者。與此同時,《粉絲生產》、《雙塔粉絲新工藝、新配方的研究》、《粉絲日記》等書籍相繼出版,為粉絲技藝的創新、發展帶來了寶貴的智慧財富。
樸素,但有力量;用心,追求完美,這就是龍口粉絲的傳承之道,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郭蘭堂的心聲。